听新闻
放大镜
江苏检察网 > 要闻 > 正文
从“数据考核”到“质效优先” 天宁检察“宁管家”破解管理转型难题
2025-05-27 09:4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2024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取消三不再”决策落地,基层检察官告别了“数据焦虑”,却也面临新挑战。如何填补“管理真空”,如何真正实现“质效优先”?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以构建“大管理”格局为目标,贯通推进“三个管理”,打造“宁管家”体系,通过要点式流程监控、全流程检查评查、实质化质效研判、数字化科技赋能,探索出一条从“数据考核”到“质量优先”的转型路径。

要点式流程监控让办案更规范

“过去流程监控靠人盯,现在靠‘智能巡逻+人工复查’,效率翻倍!”天宁区检察院案管部门负责人戎境莲介绍。

该院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对案件实行全流程预警、提醒。从案件类型、问题类型、诉讼环节等多个维度定期收集异常数据点,根据常见问题、高发问题制定专项监控计划实时跟踪提醒,督促承办人及时纠正,规范案件办理。

“我们还定制了个性化监控规则,比如诉讼权利保障、涉案财物管理、党员犯罪情况通报等,确保每个环节不留盲区。”戎境莲说。在涉案财物管理环节,动态监测扣押、冻结、处置等关键节点,一旦即将超期,立即提醒承办人。今年以来,涉案财物处理及时率提升至90%。

全流程检查评查让质量更过硬

“案件质量是生命线,我们就是‘质检员’。”检察官助理朱怡打开“数检通”系统,每日巡查案卡数据。

该院构建立体式质量检查评查体系,采用融合收送案审核、全面数据核查、重点评查、专项评查等方式,实现案件动态监管。严把案件出入口关,坚持“凡案必审”,严格审查案件材料完整性,避免“带病案件”流入或流出。建立“每日巡查+每月检查+专项核查”机制,通过“案卡问题发现—向承办人反馈—承办人整改—案管跟踪复查”的数据核查流程,实现问题当日“清零”。在对重点案件审查中,则组建评查专班,从证据采信到法律适用,逐案“过筛子”,及时发现相关监督线索。

“去年我们在送案审核及案件质量评查过程中发现个别起诉书内容表述不规范、审查报告中对个别情节分析不到位等问题,均督促承办人进行了整改,今年同类问题零发生。”朱怡说。

实质化质效研判让决策更科学

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办案的“晴雨表”。该院创新“数据+业务”研判模式,对接各部门业务需求,个性化定制“未成年人犯罪趋势分析”“公益诉讼线索图谱”等业务数据报表,对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办案质效同步跟踪、全程监督。更加注重从业务数据对比分析中发现问题、把握趋势,实现对检察工作的精准把握和前瞻性思考,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支持。

该院发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类犯罪案件激增,联合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出台办案指引,建立线索互通、案件会商等机制,成功督促执行义务7000余万元,推动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虚假诉讼案件线索5件,成案率100%。

数字化科技赋能让管理更智能

“AI助手就像‘办案管家’,能预防错误,还能查漏补缺。”刑事检察部门检察官助理王嘉恩登录“天检翼·AI助手”,系统根据输入指令一键推送类案办理要点。

近年来,该院创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率先研发“天检翼·AI助手”智能辅助平台,实现案件质量监管从“事后纠错”向“全流程预防”的转变。

平台全面采集近三年来案件质量评查、流程监控、业务数据核查三项结果数据,借助该平台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拆分、去重、整合、转换,自动生成“全院-部门-承办检察官”三级案件质量分析报告,分析周期从10天缩短至4天。内置“动态错题本”,收录50个典型问题,推送学习建议50余条,检察官可一键学习整改方案。

“以前找资料要上各种网站翻半天,现在可以迅速查找同类型问题提醒,案卡错误减少72%!”王嘉恩感慨。

“管理转型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让考核评价更科学。”天宁区检察院检察长赵鑫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宁管家”体系,推动“高质效办案”成为常态。“最高检的政策让我们轻装上阵,‘宁管家’则给了我们精准导航。”赵鑫说,“未来,我们要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作者:  编辑:刘雨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