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镇江新闻 镇江舆情 金山热评

“苏超”,当得一个“超”字

2025-07-06 10:47

当前,始于5月的“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成了线上线下全民热议的话题,联赛也被球迷冠以“苏超”之名。随着赛程的推进,“苏超”热度持续攀升,不断被赋予更生动、更鲜活、更多元、更超越比赛本身的内涵。“苏超”不仅以一场场激情竞技诠释了体育赛事的纯粹魅力,更彰显了江苏各地以“超常规”举措激活城市动能、以“超水平”表现传递发展温情、以“超力度”担当筑牢民生根基的经济和文化强省风范。从体育赛场到文旅战线,从政策设计到民生细节,江苏以“超级”亮眼的表现,诠释着“苏超”当得一个“超”字的底气。

当在超级拼搏的竞技态度。赛场是体育精神的试金石,体育精神的核心永远有“拼”。“苏超”的比赛画面里缺少职业联赛精妙绝伦的配合,更鲜见球星个人眼花缭乱的炫技,但哪怕是0:0的比赛,其比赛过程仍精彩不断。十三支几乎都是业余球员组成的代表队,每一场都将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发扬到极致。6月15日,镇江队客场挑战徐州队。镇江队中既有空调维修工、面包店主等普通上班族,还有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军”,但是面对排名靠前、实力强大的对手,球员们从第1分钟拼到第94分钟。而徐州队员则是通过耐心地配合,不断寻找机会,最终在终场哨响前取得进球。从镇江队的“以弱拼强”到徐州队的“终场绝杀”,双方球员用“为城而战”的纯粹信念奉献了一场教科书级的斗志对决。跌倒了,迅速爬起来拼抢;抽筋了,拉伸完立即参与回防;擦伤了,简单治疗后马上投入战斗……这种拼搏名场面,“苏超”的每一场比赛都在上演。可以说,“苏超”的赛场上没有“差不多就行”的妥协,只有“再顶一下”的坚持。正如镇江队主教练所言:“我们的球员每一脚触球都带着不能输的拼劲。”这就是“苏超”当得一个“超”字的精神底色。

当在超级智慧的宣推方式。“苏超”的持续火爆,不仅在于赛事本身的热度,更源于各地以“流量思维”激活城市传播的巧思。从对诗互动到历史名人代言,从拉歌唱和到联动友城助阵,“苏超”每一轮比赛都能在网络掀起热潮,吸引网友争相围观评论。各地特色宣推也是招数频出。泰州文旅放大招,主场比赛期间,观众可免费游览景区、品尝泰州早茶、停车和乘公交,以及享受酒店住宿用餐优惠和商圈消费优惠。宿迁启动“票根+”专项促消费行动,联动百余家本地商户,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福利普惠游客,激活消费。苏州则以“套餐服务”提升体验,苏州队客场挑战连云港队时,球迷购买“球迷专列套餐”即可直通赛事现场,将出行需求与观赛场景深度绑定。镇江的“客场突围”策略更具创新性。赛前,连续举办3场茅山景区旅游推介会,通过《句曲千年》文艺表演、茅山非遗文创展示与徐州方言说唱互动,吸引当地旅行社签订了多项合作意向;赛中,在3万人的球场外设置展位,数千份特产、文创产品被球迷抢领一空,组织白素贞、辛弃疾等“历史名人”快闪表演引爆全场;赛后,转战徐州文庙夜市,推出香醋饮料免费畅饮、《千年等一回》演出,分发上千张景区门票和打卡地图,将“赛事热力”转化为“文旅吸力”。南通则以“直播引流”扩大声量,开展南通文旅大联欢专场直播活动,全网曝光量破千万次,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文旅关注。十三太保们用“赛事搭台、文旅唱戏”的智慧实践,让“苏超”从体育热词升级为城市宣传的“流量密码”。

当在超级暖心的宠粉服务。从观赛到旅游,从赛场到生活,十三太保们以“球迷即家人”的初心,用一个个宠粉细节传递着城市温度。淮安在与南京对阵时,南京率先打通“交通+观赛”全链路,开通往返淮安的首趟“苏超”球迷高铁专列,实现“出发即观赛”的无缝衔接。淮安则宣布“凭赛事门票可畅游全市景区、享受美食住宿福利”,下辖盱眙县更是摆好了上千桌龙虾宴,让外地球迷既能为球队呐喊,又能深度体验运河美食文化。徐州以“最后一公里”服务破题,坐镇主场期间,开设观赛接驳专线,从徐州东站直达奥体中心,外地球迷下高铁后15分钟内即达赛场,用细节服务提升城市好感。扬州主场比赛日所在周末,对客队城市市民推出21家酒店八折优惠,指定餐厅赠送扬州炒饭、文思豆腐等特色美食,用“舌尖上的温暖”留住人心。无锡则将温暖延伸至出行场景,主场比赛日所在周末,无锡地铁所辖的5个公共停车场对客队城市牌照车辆提供免费停车服务,数十家星级酒店还推出特产小笼包、酱排骨“球迷专享价”。镇江的“长线服务”更显用心,将景区免票政策延长至9月30日,覆盖整个暑期旅游高峰,让亲子家庭不必赶赛程也能错峰出游,创新推出“1张赛事球票=1张景区门票+1个醋坛零钱包+1张打卡兑换券”的“票根经济”,将“过境游”延伸为“深度游”。随着联赛的推进,十三太保们更是将景区免费,餐饮住宿优惠等举措变为宠粉标配。这些实实在在又充满细节考量的“超级温暖”,让“苏超”成为吸引外地游客,激发文旅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金字招牌。

当在超级得体的文明素养。“苏超”的这份得体,体现在赛场内外的方方面面。尽管赛场外,对阵双方的拥趸针尖对麦芒的“斗梗”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但是赛场上,主队球迷不仅为自己球队呐喊助威,还在看台上挂出“客队远道而来,茶水已备好”等趣味标语欢迎客场球员球迷。各地宣传、文旅等部门纷纷自发组织起“文明观赛倡议”,引导球迷“喊加油不骂脏,鼓掌声盖嘘声。”这些“幽默斗狠又不失风度”的碰撞,让竞技的激情与文明的分寸感完美交织,连在场边采访的记者都感慨:“‘苏超’的火药味里,都飘着江南温润的茶香。”赛后的细节更见素养厚度。每一场赛事结束后,常见这样的场景:有的球迷自带环保袋,把零食包装、饮料瓶分类装好;有的家庭带着孩子,边收拾边教孩子“赛场是公共的,我们要当‘清道夫’,不当‘破坏者’”。常州队与南京队的比赛当天暴雨如注,但散场时,球迷们依然弯腰捡起身边的垃圾。保洁人员在赛后清扫时甚至发现,不少座椅缝隙里的碎渣都被细心的观众提前清理了。“带走垃圾,留下文明”的约定,从倡议口号变成了刻在骨子里的自觉。当客队球迷带着“这里的人素质真高”的印象离开,当游客因“观赛环境舒适”而选择多留两天体验本地文旅,当商家因“客流文明”而更愿意支持赛事,文明的涟漪便从球场传递向城市的每个角落。而这,就是“苏超”超级得体最动人的剧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从斗志到谋略,从胸怀到素养,江苏用“超级”好的表现诠释了十三座城市对文体旅“更好”融合的执着追求,即“比常规更用心,比预期更周全,比过往更温暖。”当“苏超”从网络热词变成发展常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经济和文化强省的活力,更感受到时代发展的精神:敢拼、善谋、懂爱、文明。由此可见,“超”这个字,“苏超”不仅当得,更值得所有城市点赞和学习。(陈伟华)

责任编辑:邱晨露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