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专家面对面|南京市第一中学:118年办学历史,亮眼成绩背后有硬核实力
2025-07-08 09:41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葛灵丹  
1

中考是人生重要一环,7月8日,南京市2025年中考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将正式开启。值此节点,7月7日上午,南京市第一中学教学服务处副主任、首届丘成桐少年班班主任殷俊走进由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2025乘风破浪任你行·中招专家面对面”直播间,为考生和家长详解2025年招生计划、最新政策和办学亮点。

118年办学历史,亮眼成绩背后有硬核实力

南京一中创办至今已有118年历史,培养出以31位院士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祖国的建设者,是家长们口中备受赞誉知名高中。近年来,南京一中从开启了一校两址的办学模式。据殷俊介绍,南京一中有两个校区,南校区在秦淮区的中山南路301号,北校区在江北新区核心区浦云路64号。北校区是2020年开始招收了第一届学生,2023年高考是首届,到今年相当于是有了第三届毕业生了。现在这两个校区,其实是一个学校,同一套领导班子,同一个师资队伍,管理上、师资上都是统一调配的。

南京一中拥有8位省特级教师,19位省正高级教师,59位市学科带头人,68位市优秀青年教师,近百名区学科带头人和区优秀青年教师,一百多位教师在国家和省市级赛课中获得一等奖。南京一中拥有5个省市级名师工作室。共有458位正式在编教师。拥有语文、英语、物理、生物、地理、政治5个省级课程基地、1个市级课程基地,可以确保每一个班级都有名师任教。

南京一中拥有多个省级课程基地,包括物理、生物、地理三个省级课程基地,还有省级语文教研基地、市级政治课程基地,这些基地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所,也培育了大量的高中名师。“根据我们学校各年级学生学情的情况,教学服务处和各个年级组共同构建了系统化、分层次的课程体系,全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方向。这些课程我可以概括为SABC四个层次。”殷俊详细介绍道,“S是我们的竞赛课程:我们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辅导,同时设置微积分等大学先修课程,为竞赛获奖、大学提前录取及强基综评考试提供专业支持。A是我们的强基备考课程,这个课程面向的是各科优秀、总分较高的同学,目标是提高他们通过强基计划录取C9以上高校的概率,学校聘请最顶尖大学的名师、开设高质量的强基培训课程,甚至也包括面试培训。B是学科菁英课程,面向的是总分较高但个别学科存在短板的学生(即优生弱科),帮助他们各学科均衡发展,消灭弱势学科。C是基础补弱课程。主要是为多门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系统化辅导,重点强化基础知识,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高中的竞赛课程不仅为了培养顶尖学生争金夺银,竞赛对高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强基和综评方面。”殷俊举例说,“我们今年高三毕业生中有一位王同学,今年参加了南大的综评考试,他的高考成绩并不太理想,在报考南大综评这个专业的全优秀的同学当中,排名100多名,而这个专业只招30个人,南大的校测考的是数理化,具有一定的竞赛难度。而这位王同学在高一时拿到了物理的赛区二等奖,之后又积极参加学校的数学化学提优课程的学习,所以面对南大的校测,他较好地发挥了水平,最终取得了总分第十名的成绩,录取了南京大学。”所以,竞赛课程的学习的内容,其实恰恰是“高考压轴题”和“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等选拔考试所重点考查的。竞赛课程的内容往往涵盖高中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能帮助孩子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学科体系,从而在应对高考难题和高校自主选拔时更具优势。

“此外,竞赛经历还能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这些都是未来学业和人生发展的宝贵财富。无论最终是否获得奖项,参与竞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因此,竞赛课程的意义不仅在于奖项荣誉,更在于为孩子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助力他们在未来的挑战中脱颖而出。”殷俊说。

五年内邀请100位院士走进南京一中

南京一中的课程体系非常丰富,除了学科类课程,还有科学类课程、德育类课程等等。

院士1课堂是南京一中特有的科学类校本课程。“我们计划在五年之内邀请100位院士走进一中,为同学们开设讲座。目前已经有61位院士先后来到南京一中,开设了近50讲院士课堂。我们是把院士1课堂定位为科学课、思政课和生涯规划课,可以用院士这样的可视化目标,激发学生们的内驱力。”殷俊还讲了一个励志的小故事:院士1课堂的第一期是由南京大学副校长周志华院士开讲的,他是人工智能方面国内的顶尖专家。那一年,我们录取的特长生里有一位邓同学,他听了周院士的课之后,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考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但是他的中考位次是全市的2000多名,折算到全省要将近2万名,而南大的人工智能专业录取线大约在全省的500多名。面对这巨大的差距,他没有气馁,而是科学的规划了自己三年的学习,经过努力,在去年的高考当中,他取得了全省400多名的好成绩,录取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而周院士听说了这个故事之后,在南京大学开学后,特地到邓同学的班级,当面给他鼓励和关心。

德育类课程就更丰富了,包括国防教育课程、生涯体验课程、艺术体验课程、慈善行走课程、劳动教育课程、迎新大集财商课程等等,学生在不同的课程里培养全人精神,深度感受世界。“社团类课程也是我们很值得骄傲的一个课程体系,全校共有40多个学生社团,如化学社、物理竞赛社、头脑奥林匹克社、辩论社、羽毛球社、健美操社、篮球社、足球社等等。如果你和你的小伙伴志同道合,也可以和学校申请创办社团,招募同道中人,在南京一中的校园里共同发展兴趣爱好。”殷俊说。

招生季,报考建议看这里——

就2024级入学班型来看,南京一中南校区目前有:丘班,超算班,少A班,少年班,崇文班,强化班;北校区有:超算班,数理班,少年班,崇文班,强化班。

据介绍,南京一中南校区近三年的分数都是632分,名次一般是3500名左右。北校区近三年的分数分别是622、622、624分,名次一般是6000名左右。

今年各校招生计划普遍增加,南京一中也是如此,所以位次上可能还会有所扩大。“2025年,我校南校区普高计划招收540人,北校区计划招收720人,另外还有国际部50人。加上头部高中今年都在扩招,所以,今年的预估录取分数是:南校区631分(5000名左右),北校区622分(8000名左右)。”殷俊表示,“这只是一个参考建议,随着掌握信息的增多,我们会逐渐提出更准确的预估和报考建议,请各位对我校有意向的学生和家长,务必及时到我校招办咨询,或者与各招生专群的群主联系,及时获得最新的报考建议和指导。”

总策划 张琳

统筹 唐澄 李艳玲

文字 葛灵丹

主持人 宗祺

导播 王昊晨

摄影 王瑞枫

摄像 赵宇 余勤雍

视觉设计 王言予

标签:
责编:王甜